来源:转载医药云端工作室 | 发表时间:2022-06-04
编辑:云野
目前,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在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域上线,覆盖40万家定点医疗机构+40万家定点零售药店,在异地就医结算、支付方式改革、医保智能监管、药品集中采购、医药价格监测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实现了医保业务编码标准统一、数据规范统一、经办服务统一,以及国家、省、市、县四级医保信息互联互通、数据有序共享,医保与多部门和医疗机构、药店等单位的信息共享。该平台包括公共服务、经办管理、智能监管、分析决策4大类14个业务子系统,通过大数据精算分析技术,助力提高全国医保标准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
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进一步健全运维体系,深化平台应用,推进数据治理,筑牢安全防线,持续提升治理和服务水平。
多省运维应用阶段加速
据《智采科技》梳理,目前,湖北、河北、陕西、青海、贵州、甘肃等省份已发文,落实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的运维工作。
5月27日,湖北省就《关于进一步规范、完善医用耗材阳光采购工作的通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22年6月6日。
意见稿明确:企业账号申请实行常态化申请、审核制度。生产企业提交的注册挂网相关信息与国家医保耗材生产企业信息库比对无误后,系统自动向企业发放用户名密码;阳光挂网实行常态化申请、集中审核、定时集中挂网制度,原则上每月公布一次产品采购挂网目录。系统不接受无国家医保耗材代码的产品申报(体外诊断试剂、应急和创新产品除外)。
5月18日,河北省发文,依托药品和医用耗材招采管理系统开展全品种医用耗材产品挂网工作,无国家医用耗材代码的产品(不包括检验试剂)不能申报。相关医院和企业耗材产品价格和采购数量填报时间均为2022年6月1日-2022年6月30日。目前还未注册且使用原系统账号密码直接登录的用户,请于2022年6月底前尽快完成药品和医用耗材招采管理子系统注册,避免临时登录方式过渡期结束后影响业务开展。
5月23日,陕西省发文,根据省医疗保障局的统一部署,陕西省药械招采子系统将于2022年6月底全面上线运行。为了保障医疗机构药品、医用耗材线上采购工作的正常开展,请各相关医药企业务必于6月30日前申领新平台CA证书,对逾期未办理的企业(因疫情等特殊原因除外),中心将按照省医疗保障局要求,暂停其在陕挂网、配送资格。
另西藏自治区于5月17日在官方群发文,由于目前各单位药品和耗材招采子系统账号注册时还有问题,暂不关闭招采子系统账号注册功能,请各位及时注册账号。账号注册时遇到问题及时在群内反馈,以便及时解决。黑龙江也于4月底发文,请各相关医药企业于5月30日前完成招采管理系统医药企业用户注册。
5月13日,青海省发文,根据省医疗保障局工作安排,近期将开展药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平台迁移工作,部分产品因未维护国家医保标准编码影响平台数据迁移,为保证平台迁移工作顺利推进,请相关企业于5月30日前及时登录青海省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平台完成相关信息维护工作。如企业未按要求维护产品国家医保标准编码,影响中标(挂网)产品后期采购或医保结算支付工作,由相关企业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5月16日,贵州省发文,按国家医疗保障局“统一分类、统一编码、统一维护、统一发布、统一管理”的总体要求,为进一步提高贵州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药品、医用耗材信息规范化、标准化水平,采购平台国家医保分类代码信息库现已更新,各药品医用耗材生产企业请于6月17日前登录采购平台维护药品、医用耗材医保分类代码。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医保分类代码信息维护的,对后续网上采购造成的影响由企业自行负责。在今后新增挂网产品的申报工作中,企业在申报基础信息时须同时填报相关产品的分类代码信息。
5月12日,甘肃省发文,要求省阳光采购平台挂网和拟挂网且已取得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医用耗材和体外诊断试剂企业于5月20日前完成阳光平台医用耗材UDI编码维护工作。2022年6月1日后生产的第三类医疗器械须提供唯一标识信息后方可纳入省级医药采购平台参与招标采购,无唯一标识码的产品,医疗机构不得进行采购并使用。
据《智采科技》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海南、新疆(含兵团)、内蒙、青海、河北、北京、安徽、江西、福建、山西、黑龙江、陕西、浙江、西藏等均已上线耗材招采管理子系统;另甘肃省“招采子系统”药品阳光采购功能已上线。
依托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DRG/DIP支付系统将全面打通,药品耗材招采价格联动,药价趋于透明
随着全国医保信息平台及药品耗材平台的14个业务子系统(14个子系统包括招标、采购、交易、结算、支付、评价等医保挂网常用功能)的上线使用,也意味着全国医保和招采品种信息将全部打通,统一编码、统一模式、统一监管,全国药品招采可以联动,各省的药品价格也将越来越透明。
有了统一的药品编码,各省医保、招采数据实现有效互认,为集采提供了更加准确的基础信息和采购信息,有效保障了集采的扩围。特别是药品编码实施后,集采数据的准确性更高,价格更透明,企业可比性更强,最终是老百姓从标准化中受益。
同时,统一编码也为探索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也打下了坚实基础。过去高值医用耗材编码不统一,不同耗材之间无法进行比较,同一耗材在不同地区也无法比较。随着冠脉支架等医用耗材编码的逐步统一,在部分省份招采系统落地,真正做到了“带码招采、带码入库、带码使用、带码支付”,有助于国家加强高值医用耗材治理,进一步规范流通秩序和购销行为,理顺高值医用耗材价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