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安药业股份荣誉:

2016-5-17成功上市

库尔勒市创新型企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

第四届创新创业大赛优秀企业

“全安” 第五届巴州知名商标

知识产权试点企业

国家二级中药保护品质证书

新疆药品工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

医药反腐:会不会改变行业逻辑?

来源:转载 医药云端工作室    |   发表时间:2023-08-04

:点苍鹤

近日行业内颇不宁静,医药反腐的声浪阵阵袭来。
小道消息不断,某某药企董事长、高管被带走,某某企业办事处被一锅端,逼得企业出来辟谣,人家“好好的”。
对于江湖八卦,吃瓜群众喜闻乐见。但吃瓜之余,也需要好好思考一下,行业究竟面临着什么?下一步将会怎样?
医药行业的问题,说穿了也就是“带金销售”、“回扣”、“虚高价格”等等那些破事,问题不是今天才有,反腐也不是现在才开始。
如果从业超过15年的行业老人,一定记得2006年,应该是有史以来最为严厉的一年,当时的高层做出批示,“反商业贿赂”这个词,估计很多人都是那年第一次听闻的。
2006年,但凡做得稍微有点规模的代理商,不是跑路就是“回避”,愁怀了厂家的招商经理,连代理商人影都见不到,医院也不敢去,去了也没鸟用,但又不能坐吃山空,只好纷纷到先前看不起的药店去碰碰运气。
药店的码头也不是好拜的,做惯了处方药,带着彩页、样品过去,以为交换个名片,采购经理就会接下品种。
殊不知,人家轻蔑地瞟了一样,鼻子里哼了一声说,“医院做不下去了吧?刚刚还来过几个厂家”。一阵错愕之后,紧接着噼里啪啦一系列“政策”从对方鼻孔里飘出来,价格折扣,离谱得以为听错了;上柜费,店庆费、返利等等,狮子大开口;连打印个流向都每次按条目收费.....
如今说的院外市场,回头一看,其实2006年是院外销售的元年,只不过令人尴尬的是,这是反商业贿赂推动下的院外销售。
时间回到今年五月,先是医疗医药领域纠风从去年九部门增加到十四部门。七月,纪检监察部门介入,形成由该部门“配合开展”的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整治行动为期一年,全领域、全链条、全覆盖的系统治理,针对医药领域生产、供应、销售、使用、报销等重点环节和“关键少数”
“关键少数”这个提法在医药界少见,但在纪检监察领域是个高频词,透过这个词,能感觉到纪检监察全方位介入的势头,全国反腐一盘棋,各领域都如此。
纪检监察机构也不是首次介入医药行业,看看中纪委监察委的官网,你只需用“医药”作为关键词搜索,就会出来很多令人震惊的内容。纪委监察部门专业性与时俱进,对行业洞若观火,300万医药从业者对行业的认知,说实话,平均水平是赶不上纪委的同志的。
而且纪委也不是第一次成为主角,2021年的安徽临床检验试剂集采就是纪检委推动的。部分从业者行为太过分,以至于纪委的领导同志都看不下去了,赶紧催着搞集采,硬是把很多人认为IVD试剂“太特殊没法集采“,从技术、政策、规则上理顺。没中选的,仪器带走,谁让你的设备不通用?估计用不了多时,新一轮安徽牵头的化学发光试剂集采就会启动。
说起集采,大家想想看,“4+7"集采是怎么推动的?此次医药反腐,又是怎么推动的?搞清楚背后的逻辑,估计看待问题会不一样。
今天看了一个投研机构做的草根调研,是针对从业者对医药反腐的感受,有一定参考价值。从其被调研者的反馈来看,普遍感觉没什么影响或影响不大。也难怪,被调研者基本都是做医疗设备的,这和药品耗材不太一样。

图片

图源:弘则医药

医疗设备决策时间长,流程长,远不是药品耗材可比的。但程序上通过,基本上执行起来没啥问题,因而目前看不出有什么影响,何况去年9-10月份高达2000亿的医疗设备低息贷款注入医院,执行完这些项目,估计厂家业绩都完成差不多了。医疗设备领域三年不开张,开张管三年,就是这个道理。
但药品耗材就不一样,这是临床上天天使用的消耗品,高频次周转,终端有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影响其销售。
反腐整治行动为期一年,从国家到省级再到医疗机构,层层落实,雷厉风行。而且是紧盯“关键少数”,医院准入进院,肯定会受到影响。
在重点领域,比如医保点名的重点科室(2023是医学影像、临床检验、康复;2022年是血透、心内、骨科)以及医保结算排名靠前的产品(西药、中成药、饮片、耗材各30个),另外还有国家卫健委第二批重点监控的30个药品,更会受到重点监管。
问题的关键其实还不在于此,而是此次反腐的性质和之前有何不同?以及,会不会改变行业的运行逻辑?
回答这两个问题可不是一拍脑袋或一篇小文章就能解决的,有几点值得思考,可以帮助理解这两个问题:
1)最高层批示、指示精神,纪检监察协同(上文已提及,请自行领会)
2)几个财务指标:毛利率、销售费用占营收的比例、研发费用占营收的比例、销售费用与研发费用的比值。药企的利润空间还有多少?可参考上市公司的财报,毛利率超过50%的产品,估计还是有进一步或启动集采的可能;

3)医药行业究竟是市场还是福利?这是个问题!

4)公立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及医务人员的薪酬制度。

上述这些问题,有的宏观,有的具体,需要慢慢琢磨。可留言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