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转载赛柏蓝 | 发表时间:2025-04-05
就医院药品费用管理,广东省药学会率先发布专家共识。 01 控制医院药费不合理增长 存在挑战 4月2日,广东省药学会发布《医疗机构药品费用科学管理(DES)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医院用药管理更加精细化。 针对药品费用管理,从《关于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的通知》提出在2017年9月30日前,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到系列通知要求降低医疗机构药品费用占比,再到建立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引导医疗机构主动控制成本,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药品费用管理需求愈发迫切。 《关于印发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办法的通知》明确要求:优化医疗收入结构,逐步降低药品、耗材、检查、化验收入所占比重,提高诊疗费、手术、护理等医疗服务收入所占比重。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将辅助用药收入占比、次均药品费用增幅、医疗服务收入占比等指标纳入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主要目的就是控制医疗机构药品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共识》指出,虽然目前我国在控制医疗机构药品费用增长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药品资源浪费的情况,如过度开药或多药联用;开具药品没有兼顾经济性评价;缺乏多部门联动的药品费用管理机制,例如缺乏对药品费用的监督与考核机制;信息化监管水平不高,难以实现药品费用信息的实时监测、分析和管控;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下,医疗机构在调整药品采购和使用策略时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不适应性。 02 医院药费管理 医保、纪检监察、审计等参与 《共识》提议建立药品费用管理工作组,组员部门包括:医务、药学、财务、医保、信息、纪检监察、审计、质评、运营、临床科室。 部分重点部门的职责如下: 财务:建立药品费用核算体系,准确记录和分析药品采购、库存、使用及费用结算等财务数据;及时执行药品费用支付。医保:确保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符合医保报销范围和规定,对药品限定支付范围选择情况进行监控和审核,减少医保违规行为导致的费用拒付或处罚;对医保审核扣减的不合理用药违规数据,及时向临床用药科室及药学部反馈,共同促进合理用药管理;分析医保支付对药品费用管理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 信息:负责构建和维护药品费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药品采购、库存、使用、收费等环节的数据信息化管理,为各部门提供准确、及时的数据支持和信息共享平台;开发合理用药监测软件模块,对药品使用的合理性进行自动预警和分析;协助完善药品费用管理相关报表和统计功能;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纪检监察:对药品引进、采购、使用、费用结算等环节进行全程监督,检查是否存在违规违纪行为;受理与药品费用管理相关的举报,对违规违纪线索进行调查核实,对违规人员依法依规进行处理,维护医疗机构药品费用管理的公正与廉洁。 审计:负责药品费用、药品引进流程的审计监督,包括药品采购、存储、使用的合规性审查,以及价格、收费的合理性评估。通过数据分析和现场核查,加强数据应用,评估药品费用波动和药品目录变更审批流程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03 医院药品使用 采购、使用、核算、监督全流程管理 《共识》提出的具体管理措施包括:药品采购预算管理、药品采购管理、药品库存管理、药品使用管理、药品费用核算与分析、沟通与协调机制、监督与考核等部分。 重点建议包括: 优化药品供应目录。结合临床需求、疾病谱变化和药品费用控制目标,每年对药品供应目录进行评估和调整。淘汰疗效不确切、不良反应多、价格昂贵且可替代的药品品种,增加疗效好、性价比高的基本药物和创新药物进入采购目录。 建立药品供应商评价机制。制定药品供应商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从药品质量、供应能力、价格稳定性、售后服务、诚信经营等方面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评价和考核。对评价不合格的供应商,采取减少采购量、暂停采购甚至解除合同等措施,保障药品供应质量和稳定性,降低药品采购成本。 规范临床药物治疗。针对常见疾病或高费用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肿瘤疾病等,建立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