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转载赛柏蓝 | 发表时间:2025-07-21
多名医药代表被处理,均与患者有关。 01
国家医保局通报
两名医药代表被处理
过去,医药代表的主要违规行为是与医生间的“带金销售”,但随着医疗反腐力度加大,部分医药代表转向更隐蔽的操作,即与患者“打起了交道”。
近期,国家医保局公布八起应用药品追溯码打击药品领域欺诈骗保和违法违规问题专项行动典型案例,其中两起与医药代表有关:
医药代表陈某和彭某的违规违法行为涉及:伪造医疗文书、诱导药店规避处方审核、协助虚假购药、操纵医保结算流程、收卖回流药等。
国家医保局强调,收回流药违法,卖回流药犯罪。目前已将问题线索按程序移交公安、卫健、药监等部门进一步处理。
02
7月起,医药代表这类违法行为
将被“精准锁定”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医保局公布的案件中,均提到是在大数据筛查时发现。传统医疗反腐往往陷入"发现-隐匿-再发现"的循环,而随着AI、大数据应用以及监管力度的加深,将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局面。
今年全面推进药品耗材追溯码全场景采集应用是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将每盒药品/耗材的销售信息联网的方式,实现对药品/耗材流向的全过程监管,从而有效发现、打击虚假购药、倒卖药品、串换药品等骗取医保基金的行为。
本月(7月)开始,国家医保局要求定点医药机构销售环节按要求扫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
据赛柏蓝不完全统计,自国家发布《关于加强药品追溯码在医疗保障和工伤保险领域采集应用的通知》后,该项工作在各地已积极有效落实:
随着这一制度在各地进一步落地,医药代表的上述骗保行为将难以隐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