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转载赛柏蓝 | 发表时间:2025-07-31
首次发现,二甲双胍可降低这类患癌风险。 01 服用二甲双胍 与肠癌风险降低有关 近日,我国台北医学大学、中山医学大学和辅仁大学组成的研究团队在期刊《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发布一项与二甲双胍有关的重要研究成果,即二甲双胍的使用与结直肠癌风险降低56%相关,与全因死亡率降低32%相关。这也是科学家首次在炎症性肠病患者群体中发现,服用二甲双胍与肠癌风险降低有关。 无独有偶,最近,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一项研究发现,与使用磺酰脲类药物的患者相比,服用二甲双胍的2型糖尿病女性活到90岁及以上的几率提升了整整30%;来自图宾根大学和德国图宾根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在帕金森病中,大脑区域负责运动控制的大量神经细胞会死亡,而二甲双胍可以起到保护细胞的作用。 截止到目前,据赛柏蓝不完全梳理,二甲双胍在抗衰老、防癌、减肥、降血压、调血脂、预防血栓、修护心脏、预防老年痴呆、改善脂肪肝、调节激素、抗炎、改善肠道菌群等40余项作用。 02 复方降糖药市场快速增长 “二甲双胍+”成焦点 当然,二甲双胍的这些新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对于非糖尿病患者来说,自行服用二甲双胍存在一定风险。二甲双胍从1957年进入临床应用已有近70年的历史,作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药物,进入集采后,销量快速增加。 国家医保局曾表示,集采后2023年全国医疗机构使用二甲双胍集采中选药品114亿片,其中0.25g规格的用量为46亿片,0.5g规格的用量为68亿片,中选二甲双胍用量占该药品总用量的84%。 今年6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发布一组数据,2023年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已达2.33亿,占全球糖尿病人口的四分之一,这为二甲双胍市场提供了持续的需求。 然而,随着精准医疗时代的到来和糖尿病诊疗理念的更新,传统单一剂型的二甲双胍难以满足个体化治疗的需求,尤其集采后,亟待提升二甲双胍的价值。 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二甲双胍复方制剂等创新剂型已成为企业的新赛道。 米内网和法伯数据显示,口服复方降糖药的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22年突破30亿元,同比增长27.3%,2023年涨至37亿元以上。其中,2022年我国总体医疗机构非胰岛素类降糖药物市场中,降糖复方制剂占比为9.7%。